《树上的苹果》教学设计

发布时间:2023-11-30 10:28:46 文章字数:2434字 阅读时长:8分钟

《树上的苹果》教学设计 篇1

教学设计: 《树上的苹果》之旅

目标:

1. 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,让他们在故事中领略文字之美;

2. 通过启发学生主动思考,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;

3. 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年级:小学一年级

教学流程:

【开启之旅】

1. 引领学生回顾昔日所学关于水果的知识,探讨他们钟爱的果实。

2. 呈现实物水果或相关图片,让学生在眼花缭乱的果实中找出那颗寓意丰富的苹果。

【阅读探究】

1. 将学生分为小组,每组领取一本《树上的苹果》绘本。

2. 教师引导学生们看图说话,鼓励他们用独特的话语描绘每一页的故事。

3. 教师朗读整个故事,让学生跟随朗读,理解故事大致脉络。

4. 分组阅读: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师指导,分组共同阅读故事,并相互交流心得,深化对故事的理解。

【感悟与创作】

1. 学生针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展开讨论,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,进一步明了故事情节。

2.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:身为故事主角,他们会如何应对?请将答案诉诸文字。

3. 小组合作绘画: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,共同绘制他们心中的故事场景。过程中,学生们互相协作、分享心得、积极讨论。

【旅程小结】

1.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介绍他们所绘制的故事场景,全班分享他们如何诠释故事中的某个部分,以及为何作此描绘。

2.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,强调团队合作在绘制任务中的重要性。

【旅程拓展】

1. 家长参与:让学生将故事书带回家,与家长共同阅读,或完成相关的绘画活动。

2. 实地考察:组织学生参观果园或水果市场,增进对水果和树木的直观了解。

【评估与反馈】

1. 教师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,包括口头回答问题、阅读活动的合作以及创作活动的成果。

2.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理解程度,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。

备注: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,具体实施可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、水平进行适当调整。

《树上的苹果》教学设计 篇2

一、教学目标:

1. 知识与技能目标: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故事《树上的苹果》,能够运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对话。

2. 过程与方法目标:通过听、说、读、演等多种活动,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。

3.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: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观点,学会与人合作、分享。

二、教学重难点:

1. 教学重点:正确朗读和复述故事《树上的苹果》,运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对话。

2. 教学难点:理解故事内容,进行角色扮演。

三、教学准备:

1. 教学材料:《树上的苹果》故事文本、图片、PPT等。

2. 教学工具:录音机、投影仪等。

四、教学过程:

Step 1: 导入

1. 教师出示苹果的图片,引导学生说出苹果的英文单词。

2. 学生跟读,巩固发音。

Step 2: 呈现故事

1. 教师播放故事《树上的苹果》的录音,学生听故事。

2. 学生跟读故事,注意模仿语音语调。

Step 3: 理解故事

1. 教师通过PPT展示故事中的图片,引导学生用英文讲述故事大意。

2. 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,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。

Step 4: 操练句型

1.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对话练习。

2.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,模拟故事中的场景。

Step 5: 创编故事

1.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,创编一个新的故事。

2. 学生分组表演新故事,展示成果。

Step 6: 总结与反思

1.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。

2.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,反思自己的表现。

五、作业布置:

1.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故事《树上的苹果》的音频,下节课分享。

2. 家长协助孩子准备一个与苹果相关的物品,下节课带来课堂展示。

六、板书设计:

《树上的苹果》

Apple tree

Apples

I can see ...

Can you see ...?

Yes, I can.

No, I can't.

七、教学反思:

本节课通过故事《树上的苹果》的学习,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复述故事,运用故事中的句型进行对话。在角色扮演环节,学生积极参与,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。在创编故事环节,学生发挥想象力,创作出了有趣的新故事。整个教学过程中,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。但在课堂讨论环节,部分学生表现出羞涩、紧张的情绪,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。总体来说,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,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。

《树上的苹果》教学设计 篇3

一、教学目标

1. 知识与技能目标: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《树上的苹果》,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。

2. 过程与方法目标:通过学习《树上的苹果》,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朗读和表达能力,增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欣赏能力。

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通过学习《树上的苹果》,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,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。

二、教学重点

1.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《树上的苹果》。

2.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。

三、教学难点

1.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象,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。

2. 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,对诗歌进行表达和解读。

四、教学准备

1. 教学材料:《树上的苹果》诗歌文本。

2. 教学工具:录音机、投影仪。

五、教学过程

1. 导入:教师通过展示树上的苹果的图片,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,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。

2. 朗读:教师播放《树上的苹果》的录音,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诗歌,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。

3. 讲解:教师通过讲解诗歌的语言和形象,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。

4. 背诵:教师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诗歌,逐渐熟悉诗歌的语言和节奏,鼓励学生尝试背诵诗歌。

5. 表达: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,对诗歌进行表达和解读,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。

6. 总结: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,引导学生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意义,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。

7. 作业: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《树上的苹果》的读后感或续写诗歌,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进行创作。

六、教学反思

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,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,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意义和价值。同时,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,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。

相关问答FAQs:

1、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有哪些?

概念范畴的不同:

教学设计:它是一个更宏观的概念,涵盖了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,包括对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系统规划。它强调的是教学的整体性和连贯性,不仅关注一堂课的教学,而且涉及课程的整体安排和优化。

教案: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具体实施计划,通常以课时为单位,详细规定了教师在一堂课中的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时间分配等。

编写依据的不同:

教学设计:它的编写依据包括课程标准、学生的实际情况、教学理论等,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,以达到教学的最优化。

教案:教案的编写主要依据教学设计的结果、教科书和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,更侧重于具体的教学活动。

目标和内容的差异:

教学设计:更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,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,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。

教案: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,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,通常以讲授式为主,其核心目的是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。

表现形式和用途的不同:

教学设计:它通常表现为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,不仅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,而且也为教学管理者、评估者提供参考,它是一个更为全面、系统的文档。

教案:它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具体实施步骤,主要用于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,是上课的直接依据。

教学过程的侧重点:

教学设计:强调教学前的分析(如学情分析、教材分析)和教学后的反思,它是一个涵盖教学前、中、后的全过程设计。

教案:主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和安排,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。

层次分类:

教学设计:可以是单元教学设计、课时设计,一个教学设计可以用几课时来完成。

教案:原则上是一课时一个教案。

2、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?

教材内容分析: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,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、作用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。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,为学生提供有逻辑、有条理的知识结构。

学情分析: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、学习能力、学习兴趣和学习困难等,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,确保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。

教学目标设计: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,包括知识、技能、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。教学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、具体性和可实现性。

教学策略设计: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,如讲授、讨论、探究等。

教学媒体和资源设计: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和资源,如书籍、多媒体、网络资源等,以辅助教学,提高教学效果。

教学过程设计:详细规划教学步骤、活动安排、时间分配等,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。

教学评价设计:包括课堂评价和课后评价,用于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,为教学反馈和教学调整提供依据。

教学反馈与反思: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,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设计,以实现教学目标。

文章目录

  • 第1篇
  • 第2篇
  • 第3篇
  • 问 答
  • 推 荐